序“最绘画·中国新青年油画家邀请展”
书案上摆开一条长长的图像之链。这是“最绘画·中国新青年油画家邀请展”邀约的30位作者部分作品照片的集锦。这里链接着今日青年油画创作的各类图式及其所代表的思考方向,从纪实到表现,从岁月怀古到当下批判,洋洋壮观,镌塑新一代绘画者的精神追求。
图像时代,电子媒体无所不在。一方面,锐变的科学技术改变着视觉文化的生态,纪实影像作为现象的直观再现,发挥着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功用,传统的视觉方式也受到全面挑战;另一方面,日益出新的影像技术以其精微的视觉效果持续地熏陶和改变着人们的感性,即时快捷的记录让人的观看越来越趋向于精度要求,面对这种视觉感受力的转型,那笔下传递情感与意象、简约粗放的绘画何为?整个国际艺坛几乎都已经对绘画难持往昔的信心,他们以各类博物馆的图像档案来扫描今天的绘画图式,难以得到如若新的媒体世界那般的奇观再现。于是,绘画的式微几成定局。当此其时,只有在中国,绘画仍然作为一种文化的主流存在和发展着。一边它被视为传统核心价值的载体,视为视觉感受力受训的基本方式发挥视觉文化普适基础的作用,并持续地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社会;另一边它仍然吸引着众多有为青年,发奋学习,以技进乎道的方式涉入体象世界,在那里超越图式的表象,开启原创者的鲜活生命。绘画从这里,从中国水墨绘画、从油画版画、从综合材料,得以顽强地重新生长。这30位油画家正是中国青年油画家面对挑战、顽强生长的代表。
如若我们将这些创作,根据其基本的绘画表情和精神追求做一个切分,可以分出三个基本的类向。第一种类向是“青春之在”。青年油画家群体带着鲜活的青春记忆和生命印痕。这个共同体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成长于物质与精神双重锐变的特殊时期。他们集体性的受难经历是独生子女的孤独,大时代与个体生命之间的疏离,迅疾变化的迷失感。他们的青春陷落于这种孤独、疏离、迷失的交糅错叠的深处。我们在这里尤其看到当代青年的各异的目光,看到岁月化石般的追问,看到如梦如影的自况,还有“寂园独彷徨“的无言纠结。所有这些都是一代青年生存与心灵的真实写照。
第二种类向是“城居之问”。今天的青年一代,正临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浪潮,城居已成他们生活的现场。城市的趋同现象、都市消费的物化崇拜、全球化的文化憧憬,对青年带来持续的冲击。面对差异与认同、全球与乡土、实存与虚拟的诸般纠结,青年提出挑战与忧患。于是都市消费景观考古式的诘问,城市符号快车拼装式的穿越,面临拆除的墙体街角,影视广告的迷幻集锦,都成为青年画家们的城市家园之问,倾注着年轻一代的独特的现实关怀。
第三种类向是“登览之兴”。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登览,穿越古今,纵横八方,将自然与历史都视为风物,视为岁月流觞。中国向有登览与兴怀的诗性传统,新世纪的青年油画家们重视这种传统诗兴的复活。这里洋溢着两种特殊的登览。一种是山水的登览,将眼前的景物作山水般的观看,由笔意来揭示存在的显与隐的关系。它们存持着写生的生机生趣,又超越一般风景绘画的义涵,致力于临对山水般、生命羁旅的兴怀。另一种是岁月的登览,那古琴故园,乘着伤春悼往的起兴,凝着倥偬岁月的追怀,于吉光片羽中注入此时此在的神思。
这三类切分,并未包含深层的思想剖因,只是对绘画直观的表情作简白的梳理,务在避免邀请展陷入一种主题的空泛,患时下艺展缺少内涵、似是而非的通病。我们希望这条图像之链能够分出几条主线,彼此缠结,彰显当代绘画的创造之力,并对更多青年的成长,提示超越样式化、图式化的理路。
绘画难最,最要诚心。
许江(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